【落霞与孤鹜齐飞出自何处】“落霞与孤鹜齐飞”是一句广为流传的古文名句,其意境优美、画面感强,常被用于描绘自然景色的壮丽与诗意。为了更好地理解这句诗的出处及其背景,以下将从来源、作者、全文内容、赏析等方面进行总结,并以表格形式呈现。
一、
“落霞与孤鹜齐飞”出自唐代文学家王勃的《滕王阁序》。该文是王勃在参加洪州都督阎公宴会上即兴所作,被誉为千古骈文之绝唱。文中不仅有对滕王阁美景的描绘,也抒发了作者对人生际遇的感慨。
“落霞与孤鹜齐飞”一句,生动地描绘了夕阳西下时,晚霞与孤鸟一同飞翔的景象,展现了自然之美与天地之间的和谐统一。此句语言凝练,意境深远,成为后世文人墨客争相引用的经典名句。
二、表格展示
项目 | 内容 |
出处 | 唐代王勃《滕王阁序》 |
作者 | 王勃(初唐四杰之一) |
原文句子 | 落霞与孤鹜齐飞,秋水共长天一色。 |
文体 | 骈文(对仗工整、辞藻华丽) |
时代背景 | 初唐时期,王勃因才华横溢而受到赏识,但仕途坎坷,此文写于其短暂人生中的一次重要经历。 |
意境分析 | 描绘夕阳余晖与孤鸟齐飞的景象,表现自然之美与人生感慨。 |
后世影响 | 成为经典名句,常被引用,广泛用于文学、书法、绘画等艺术创作中。 |
三、结语
“落霞与孤鹜齐飞”不仅是文学史上的瑰宝,更是中华文化中极具代表性的意象之一。它承载着古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,至今仍能引发人们的共鸣。通过了解其出处与背景,我们更能体会到古文的魅力与深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