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词语完璧归赵的意思】“完璧归赵”是一个汉语成语,源自战国时期的历史故事,常用来形容将原物完好无损地归还给原主。这个成语不仅体现了诚信与责任感,也展现了智慧和外交手段的结合。
一、成语释义
出处:《史记·廉颇蔺相如列传》
字面意思:把完整的玉璧归还给赵国。
引申含义:指把别人的东西原封不动地归还,不丢失、不损坏。
二、历史背景
“完璧归赵”出自战国时期赵国的著名人物蔺相如。当时秦王以强权威胁赵国,要求用十五座城池换取赵国的和氏璧。蔺相如奉命前往秦国,凭借机智和勇气,最终成功将和氏璧带回赵国,没有让秦王得逞。这一事件被后人称为“完璧归赵”,成为忠诚、智慧与外交才能的象征。
三、成语用法
用法类型 | 说明 |
作谓语 | 表示归还的行为,如:“他把借来的书完璧归赵。” |
作宾语 | 表示归还的对象,如:“他把物品完璧归赵。” |
作定语 | 描述行为的性质,如:“这是一个完璧归赵的故事。” |
四、近义词与反义词
类型 | 成语 |
近义词 | 原物归还、物归原主、归还原物 |
反义词 | 贪污侵占、据为己有、遗失不还 |
五、使用场景
- 日常生活中:用于描述归还他人财物的行为。
- 文学作品中:常用于描写人物的诚实与正直。
- 外交场合:象征国家间的诚信与合作。
六、总结
“完璧归赵”不仅是一个历史典故,更是一种道德准则的体现。它强调了诚信、责任与智慧的重要性,提醒人们在面对利益诱惑时,应坚守原则,尊重他人财产。通过了解这一成语的来源与用法,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其文化内涵,并在实际生活中加以运用。
表格总结:
项目 | 内容 |
成语 | 完璧归赵 |
出处 | 《史记·廉颇蔺相如列传》 |
含义 | 将原物完好无损地归还 |
来源 | 战国时期蔺相如护璧回赵 |
用法 | 谓语、宾语、定语 |
近义词 | 原物归还、物归原主 |
反义词 | 贪污侵占、据为己有 |
使用场景 | 日常、文学、外交等 |
通过以上内容,我们可以全面了解“完璧归赵”这一成语的含义及其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。